2016年全國77宗拍賣與陶瓷有關

百森曾于去年12月30日張貼出一張通知,宣布公司已暫停銷售,原定于12月30日發(fā)放的工資延期至元月10日發(fā)放。事發(fā)當天,大部分員工因擔心拿不到工資,自發(fā)采取了討要工資的行為。

除此之外,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,百森的代理商一直以來都按照“提前打款再發(fā)貨”的結算模式。百森此前收到代理商800多萬的貨款后停窯停產,也停止給代理商發(fā)貨。因此,在員工討要薪資的同期,早已陸續(xù)有許多代理商、材料商上門討債。

據百森原營銷部門的品牌經理周純(化名)透露,代理商貨款都是由該公司的品牌經理、業(yè)務員去對接的。一旦停窯,員工、代理商就都成了供貨鏈斷裂的直接受害者。

記者致電原百森生產部經理李力(化名),他表示元月收到過兩個月工資,但公司還欠他8個月薪酬,總額有十余萬!肮镜膬炔繂T工均已離開工作崗位,半年至今,我仍然在家待業(yè),時刻關注、擔心著事態(tài)往壞的方向變化發(fā)展,所以一直不敢找工作。”

對于百森企業(yè)的破產原因,陶城報記者從百森某知情人士處了解到,百森公司領導層也是受害者,始作俑者實為百森聘請的職業(yè)經理人戴某。據其表述,2014至2016年間,百森陶瓷聘請職業(yè)經理人戴某為總經理,而在兩年的管理運作過程中,戴某先把工廠的原材料控制在自己手里,僅維持底面料供貨的生產需要,將百森的底面料資金轉換為個人所有,導致百森的債權部門越積越多。此外,戴某任人唯親,全部替換了廠里的采購人員,在公司的錢權部門里安插了親信以便管控,造成了人事管理的混亂。此外,2016年12月份,戴某想把陶瓷廠租下來,但簽署租賃合同后,租金和押金都沒有兌現提交。該知情人士表示:“這相當于是把股東給趕走了。侵占職務后,他自己又沒有能力管理,企業(yè)到1月份就倒閉了!

知情人士分析,因為百森以前還欠下了很多外債,供應商并不認同企業(yè)附帶這種租賃形式,而戴某作為租賃方,也不承認百森之前所欠下的外債由其承擔,最后,惹來供應商鬧事;另一方面,員工的工資他也并沒有按時發(fā)放,于是就沒辦法再經營下去。

今年5月,由湖南經視臺《經視焦點》欄目報道的“岳陽市長鄉(xiāng)縣戴某家瘋狂小車撞門又砸車”事件,讓討債風波再次發(fā)酵。據報道稱,該肇事者正是百森原底面料某采購員,系戴某的表侄,和戴某之間存在數十萬的三角債務。記者了解到,戴某表侄向其討還債款時,戴某稱百森已破產,始終沒有歸還。了解戴某財產情況的表侄對欠錢的戴某施以打砸。目前,肇事者已被民警立案追查。

據戴某侄子爆料:戴某在2015、2016年任百森經理其間,先后收回了2015年前的工程款800多萬、模頭配件款300多萬、化工蠟水款200多萬,工資兩年200萬,戴某合計謀取私利1500萬元。

能否重啟生產成“復活”轉折

該討債風波發(fā)生后,當地法院迅速介入并交由當地法院指定管理人代管公司業(yè)務、進行清算工作。同時,當地政府支持百森股權人通過法律申請重整程序,積極“自救”。目前,當地政府、新墻鎮(zhèn)建材工業(yè)園和百森廠方意見達成一致,其討論的首選方案是重整啟動生產,副選方案是租賃,即以租賃收取租金的方式來償還所有債權人的債務。

在百森股東們提交《重整計劃草案》后,近日,百森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,這也意味著該公司正式走上了重整程序的第一步。

據悉,此次召開的債權人會議,其對象主要針對欠薪員工,要求債權人表決獲人民法院審查通過的《草案》!恫莅浮钒▊鶆杖说慕洜I方案、債權分類、債權調整方案、債權受償方案、重整計劃的執(zhí)行期限、重整計劃執(zhí)行的監(jiān)督期限、有利于債務人重整的其他方案。

新墻鎮(zhèn)建材工業(yè)園園區(qū)辦事處蔣主任表示,因早前園區(qū)扣押了廠方庫存,欠薪員工實際上已得到一部分的工資,所以在第一次債券會上,工人們并沒有出現反對聲音。據了解,當出席會議的同一表決組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重整計劃草案,并且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,即為該組通過重整計劃草案。

接下來,將依次對供應商、銀行等各類債權的債權人,分組參加討論重整計劃草案的第二、第三次債權人會議。各表決組均通過重整計劃草案時,重整計劃即為通過,在半個月后重新啟動生產。

根據《中國人民共和國企業(yè)破產法》第二條,企業(yè)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,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可能的,可依照《企業(yè)破產法》規(guī)定進行重整。根據法律條例規(guī)定,若此重整計劃未獲得批準,人民法院將裁定終止重整程序,并宣告?zhèn)鶆杖似飘a。有關人士表示,如出現債權人宣布破產的情況,公司將在8月份退還員工80%欠薪,而其余的20%,將在年底全部退付。

受政府委托處理百森事務的管理人,稱其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,需要召集數百名供應商、經銷商一同表決《草案》。相關人士稱,供應商、經銷商利益糾紛較員工復雜,人數或許比員工數量還多。所以,第二次債權人會議的表決結果,將是百森能否東山再起最為關鍵的轉折點。

相關鏈接

破產拍賣覆蓋各產區(qū),網上拍賣多數“流產”
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2015年,近10來家陶瓷企業(yè)被掛牌拍賣,涉及拍賣資金近億元,但都因無人競價而流拍。

2016年,全國各大陶瓷產區(qū)均出現了陶瓷企業(yè)、上游供應商及配套服務商、終端門店倒閉及被法院查封、拍賣的情況。全國共計77宗與陶瓷相關的拍賣公告,涉及到日用陶瓷、建筑陶瓷、衛(wèi)生陶瓷、藝術陶瓷以及特種陶瓷等在內的52家企業(yè)和6起終端門店。其中,被拍賣的建筑陶瓷25家,衛(wèi)生陶瓷4家,上游供應商涉及陶瓷原料、釉料、陶瓷原料加工設備的有11家,藝術陶瓷、日用陶瓷有10家,特種陶瓷3家。

解讀

從分布的區(qū)域來看,在被拍賣的案件中,福建有10宗,廣西和江西各6宗,廣東17宗,河南11宗,云南10宗,湖南、山東、吉林、浙江各2宗,江蘇、黑龍江、陜西、北京、湖北、遼寧、河北、四川、重慶各1宗。

從拍賣標的物的成交情況來看,成交僅21宗,繼續(xù)拍賣的有4宗,流拍25宗,變賣失敗12宗,暫緩2宗,被撤銷或中止的有6宗,其它成交結果不詳的有7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