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越萎縮 高附加值陶瓷產品越有機會

年整個建材市場面臨很大的挑戰(zhàn):人民幣升值、反傾銷加劇,出口受阻;原材料、人力成本上漲,房地產調控、建材市場萎縮。目前山東淄博、四川夾江、云南易門等多個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大面積停產的情況,一部分以產品為導向的中小企業(yè)已經關門大吉,未來停產和倒閉潮是否會擴大?這是很多陶行行業(yè)人士所擔憂的問題。

行業(yè)形勢不景氣,最先受到影響的是規(guī)模較小、融資能力不強,以低價產品搶占市場的企業(yè)。維克衛(wèi)浴副總理張國安認為,越是在這樣一個市場環(huán)境不好的節(jié)點,越是新技術、新材質、新模式的醞釀和誕生的最佳時期。

“越是危機的時候,越要有好的產品”。東鵬瓷磚銷售中心總經理萬正昱說:“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市場變淡,市場越萎縮我們就越有機會!苯衲晡覀兛梢钥吹揭恍品牌企業(yè)通過高附加值的產品,取得了不錯的業(yè)績,如博德的微晶石、歐神諾的寶玉IC微晶、東鵬的水晶瓷等產品在終端幾乎都是一千元/平方米的均價,而這些產品卻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(yè)績。馬可波羅文化瓷磚銷售部經理金瑋亮非常樂觀,“馬可波羅手工文化磚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(tài),當然純手工雕刻產量方面有限制因素,但是現(xiàn)在這種高文化附加值的產品越來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。我們青島有一個客戶,裝修時用了價值90萬的文化手工磚。”

不論目前市場如何冷淡,但是剛性需求是存在的。我們以廣州市場為例簡單算一下:廣州人口近1500萬,保守估計平均每5人擁有一套住房,照此計算,廣州約有300萬套住房。房屋產權70年,平均使用年限50年,300萬套住房除以50年等于廣州每年要有6萬套新增住房才能滿足住房需求。以平均每套住房消費1萬的瓷磚計算,廣州每年新增住房的市場份額約6億元。

廣州保有住房300萬套,平均每套住房約10年改造一次,則一年改造30萬套住房,假設一套房子只對廚房和衛(wèi)生間進行改造,約花3000元,一次計算廣州每年舊房改造瓷磚市場需求市場份額約為9億元。僅廣州市場的住房而言,每年的瓷磚需求量就達25億元,此外還有商業(yè)地產等對瓷磚的需求。

即便市場變淡、萎縮,但是陶瓷市場的剛性需要是實實在在存在的,機會永遠在危機中形成,業(yè)績下滑的企業(yè)所丟失的市場份額將被有實力有戰(zhàn)術的品牌瓜分,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(zhàn)并存的時候,一輪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營銷之爭或將上演。